陽光教師的教育故事 | 第五期: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
瀏覽次數:1035 次 關鍵詞: 信息來源:陽光未來 時間:2022-04-27 11:39:34 |
吳麗生 安順陽光未來學校高中部語文教師
教師簡介 湖北省黃岡市高中語文一級教師,黃岡市語文骨干教師,黃岡市語文學科帶頭人。 從事高中語文教學27年。歷任班主任、語文教研組長、大組長。連續多屆高三語文把關教師。 一貫奉行“大語文教學觀”,在詩歌鑒賞和高考作文教學中成效顯著。 多次榮獲全國高中生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語文教學成績在所帶年級或高考中都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2008年所帶學生倪*燕同學被北京師范大學錄取,2016年所教學生胡*念同學考入武漢大學,2019年所帶班級12人達到985名校錄取線。 教育格言 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我的教學故事 德國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就啟示我們,教育的根本任務是關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法則應該是像云朵推動云朵一樣地用人的精神力量去影響他人的心靈,促進他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長。 在此,我謹記錄在陽光未來學校帶高復班這一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的幾個故事片斷,以饗讀者。 小玲(化名)是高三年級的一名女生,可是她是上學期開學后很久才到班里來的,坐在最后一排,成天靜靜的,冷冷的,一個人,一副冷眼旁觀,要看盡“世間萬象,人間百態”的樣子。一天上午課間,我發現她一個坐在那里,愁眉不展。于是,我好奇地走近她,跟她聊起來。我后來想,據我觀察,這大概是她入學以來,第一次這樣向人敞開心扉。 她告訴我,自己考上某師范大學,因為分數缺乏競爭力,被調劑,專業不喜歡,讀了兩個多星期,才決定返回來補習的。我當即肯定她說,“這是個勇敢的選擇!我女兒當年文理兼擅,我們都建議她讀文科,可是她認為讀文科沒有挑戰性,毅然選擇了理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后來考研,我們希望她選血液科方向,她又很有主見地選擇了精神科。現在北大醫學部,讀書更是孜孜不倦”。 慢慢地,她才跟我談起自己的困惑。原來,她一直不習慣住宿舍,不喜歡集體生活。我聽了很納悶,她是因為潔癖而拒人千里,還是性格內向而不合群?時間關系,那次談話沒有結果。 后來,我通過多方側面了解,還是沒有找到答案!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解鈴還需系鈴人。一天下午放學,我意外發現小玲一個人坐在教室里學習,沒有去食堂吃飯。于是,我又找到了與她談話的契機。這一次,她談得比較多,比較主動。她說,也許因為家庭關系比較復雜,也許因為父母比較忙,自己從小就被寄養在外婆家里,自己跟外婆關系最好,感情最深。等到外婆老了,去世了,才回到父母身邊。許多年來,一直以為媽媽只愛弟弟妹妹,而心懷怨恨! 于是,我終于找到了答案。這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難怪,她總是給人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我意識到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害怕集體生活與缺乏安全感,二者互為表里,只有標本兼治,才能達到預期目標。那天,我鄭重告誡她: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不可能脫離環境而存在。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最安全,才不會干涸;企鵝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在凜冽的寒風中,也要圍成一圈,抱團取暖;狼行天下,靠的就是密切配合,群體作戰;我們引以為傲的國產航母和載人航天工程,正是無數科技尖兵與工程技術人員奮勇攻關團結協作的偉大成果。另一方面,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世上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可是,父母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難處,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父母,不能因為誤解,而心生抱怨!那一刻,她瞪著眼睛,若有所思。最后,她微笑著說:“八月初,媽媽送我去讀書,臨別的時候,我發現她紅著眼,哭了!”剎那間,我隱約感到,郁積在小玲心頭的堅冰開始融化了!融化在暖暖的春風里!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她終于轉了一個彎!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在奮戰高考的日子里,我們每天都看到她融入在集體的拼搏洪流中,奔著自己的理想目標,綻放青春,執著前行。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