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未來國際學校

        新聞資訊
        校區動態

        首頁 > 新聞資訊 > 校區動態

        陽光教師的教育故事 第二期:底色
        瀏覽次數:1127 次     關鍵詞:     信息來源:陽光未來     時間:2022-04-25 12:00:13

        本期征文作者

        羅婧倩,安順陽光未來學校小學部語文老師。

        01教師簡介

        畢業于貴州大學

        大學期間曾任貴州大學青春七星愛心社宣傳部部長,曾獲第三屆原創作品大賽一等獎

        曾任安順市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部實習記者,于貴州日報發表多篇報道

        曾就職于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貴州分校

        入職安順陽光未來學校以來,獲優秀教師、課程競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02教育格言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教師的影子。

         

        校級優秀征文

        底色

        這只是每個陽光未來學校的老師身上都在發生的平凡的故事。

        而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平凡的日常,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跡。

        一顆種子

        成為一名語文老師是我人生計劃中的第二個選擇,卻也是讓我覺得最值得為之堅守的選擇。也許在許多年前,這枚種子就以另一種方式悄無聲息地種下了——那就是文學。

        依稀記得,在四五歲的兒童時代,母親會拉著我的手,在夜涼如水的夏夜,一遍一遍讀著《飛鳥集》,白晝與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飛鳥在窗邊唱歌,蟬鳴不絕于耳,我亦未知詩句的嘆息,只記得茫茫蒼穹繁星閃耀,但卻讓我開始對文學有了老友般的熟稔,再大些年歲,母親開始零散地教讀我唐詩,至此我才知道,生命可以有另一個月亮,光影重疊間,一草一木一花也有了不一樣的生命。漸漸長大,再細細品味,才懂她的浪漫沉郁,復雜進取,多樣兼容,綿長無盡。本是歷史煙云中的星河一轉,但她所綻放的余暉卻燦爛了整個中華文明,一船夜行,萬山相隨。后來升入初中,幸運地遇見了我的語文老師,她的每一堂課都是那樣生動,帶著我們細品宋詞的雅致,鉆研現代文學的精煉,更讓我感受到文學如同一壺老酒,深刻雋永。

        人生便如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我也曾經一心成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于是我做了許多電視臺記者、報社記者的相關工作,工作機動性強,往往難以應付生活中突然降臨的意外。直到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陽光未來學校遇見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才明白純粹的熱愛抵得過種種辛苦。課堂是品讀文學的圣地,更是靈魂碰撞的天堂。而孩子們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神,擁有著堅定人心的力量,一直推著我不斷向前走。

        文學是一種與生命最密切相關的藝術表達。史鐵生曾說“唯有文學能夠擔此任,宣告生命曾經在場。”那我想生命最璀璨的時刻也應該在課堂中綻放。

         

        一堂課

        語文,十分哲學的一個詞。它普通到在人們眼中微不足道,卻又偉大到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有人說,語文教師最難當,因為語文教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說才高八斗,也得學富五車。也有人說,語文教師最好當,會查字典就會教語文。真正地走進課堂,才發現最能概括語文老師的是復雜。不可否認的是,當下的語文,快被學生厭棄了。如果說在學生心目中,可學可不學的科目一定算得上語文了??晌蚁露Q心,語文是萬科之首,一定要讓學生愛上語文。

        走進語文課堂的教學熱情很足,但現實很快就給我潑了冷水。剛剛進入我們班時,學生們的語文成績并不突出,基礎不算太好,班主任告訴我孩子們一年級時甚至是年級中墊底的,隱隱約約中一股壓力產生在我的心間,但最讓我感到緊張的并不是成績的優劣,而是孩子們對語文學習興趣欠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了幾天課,我發現自己在講臺上說到口干舌燥,臺下的學生們也只會無動于衷。除了磨合期以外,我也在反思自己課堂的問題。語文是活躍在紙上的生命,孩子們的世界里是五彩斑斕的,可無法和那些在紙上的文字搭建起溝通的橋梁。我突然回想起在那些童年的記憶里,我的母親也是一邊輕聲訴說著“雨洗芭蕉葉上詩,獨來憑欄晚晴時”,一邊讓我觀察雨幕中的芭蕉。我的語文課堂難道只能在教室中嗎?于是在教授《找春天》那一課時,我帶著他們到了校園的各個角落里去真正地“找春天”,時值早春,校園里的玉蘭、櫻花相繼開放,好不熱鬧,孩子們興奮極了,比賽著誰先找到春天,遇到不知名的植物,我就一個一個給他們講解,他們仿佛真正的走進那個語文書上的美麗世界,小沈說:“春天在粉紅的櫻花花瓣里”,立棋說:“春天在楊柳的細芽上”,星羽說:“春天在小魚游動的身影里”,小楊說:“春天在每個小朋友的笑臉上”,我說春天在生命的希望里,你們就是希望。那節課之后,孩子們在我的課堂中多了很多笑容,我開始利用時間不斷拓展課外知識,上課也不再拘泥于簡單的常規形式,我們在學習姓名的意義時嘗試著做了自己的名片,他們的設計一個比一個新奇;我們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制作了自己的植物觀察記錄表,邦成最喜歡的植物是豬籠草,小胡最喜歡的植物是面包樹;在學習《畫楊桃》時,大家各自創作了《梨》;在走進故事世界的時候,他們全部成為了小演員,有狐假虎威的狡猾狐貍,有亡羊補牢的農夫,有讓人心疼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們還一起制作了學校的植物圖鑒.......進入三年級以后,學校實行“樂學高效”課堂模式,雖然一開始對于思維模式單一的他們來說有些困難,但后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為他們增添了更多的快樂。

        最考驗頭腦風暴的大概就是作文了,在低年級的課堂,孩子大都樂意說話,往往妙語連珠,可是當他們進入寫作,言語中的靈性就慢慢干涸。學生作文里呈現出兩大普遍問題:一是缺乏表達沖動的無感癥;二是缺乏真情實感的妄想癥。所以這兩大病癥一度非常困擾我,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開展了很多次的“作文大賽”、“故事大會”,優勝的同學還可以獲得奶茶、可樂等獎勵,他們不再那么畏懼和抗拒寫作,相反對作文課的喜歡大于常規課,寫作離不開體驗,學習寫人物的文章時,我成了他們的第一個觀察對象,身高體重五官,事無巨細一一剖析,小代甚至拿出了尺子揚言要量一量我睫毛的長度。像這樣的想法,你會覺得有點好笑,但它是很真摯的,一個小孩子的想法。每次改作文,我都恨不得戴著放大鏡,從學生們不太整齊的字跡中,尋覓他們的才思。我希望他們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在自己的小山丘上給自己唱歌。

        我漸漸明白孩子不是圖畫冊,你不能光顧著要涂上自己的色彩。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這樣有失公平,僵硬而割裂的語文教育,會毀掉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好的課堂,關乎教育的本質。它應該如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所說:“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好的課堂,應該能為孩子們的人生第一步,提供有效和有力的支持。詩人北島說過:“人年輕時候讀什么書,往往沒道理,余生卻被其左右。”同樣地,我們年輕時候接觸什么老師,聽過什么課,往往沒道理,余生卻被其左右。我也慢慢開始學習俯下身來看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至少希望在他們的人生中有過一些小小的影響力。大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點燃的火把。是的,只有語文教師成為一位充滿激情的詩人,才能點燃學生頭腦中的創新思維,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

         

        一個菠蘿隊

        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閃光點,他們的潛力需要激發,所以在語文學習上,我設置了很多的獎項,總有一項是他可以獲得的。二年級時他們的字寫不好,所以我也每天練一篇字,陪伴他們一起練,漸漸的,每周獲得“書寫小楷模”的同學越來越多,星羽、小杜、泓序、樹森……有些同學膽小怯懦,不敢發言,于是有了“課堂小明星”,無論你回答對錯,但只要勇敢就能獲得肯定,課堂上踴躍發言的人越來越多,興辰、繼陽、小沈、小胡總是搶到第一個發言的機會,每個孩子也都有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有些孩子不愛看書,所以有了“閱讀小能手”,日積月累的閱讀筆記,也許在未來會成為他們最好的助手。他們還擁有了自己的“星星存折”,積累不同的積分可以換取不同的獎勵,這樣的獎勵不僅限于物質上的獎品,還有精神獎勵,比如和他們一起到操場上玩游戲,比如幫他們邀請自己喜歡的老師到食堂班上位置上吃飯,比如幫他們解答一個自己好奇的問題。在他們心中,最厲害的獎項就是“進步獎,因為這個獎項的禮品總有變化,也總有驚喜。春天是植物的種子,夏天是冰淇淋,秋天是巧克力,冬天也可以是溫暖的奶茶。

        記憶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們一起做了一個語文目標樹,每個孩子在便利貼寫上了自己的目標貼在樹上,我告訴他們,付出就會有收獲,達到目標的同學,樹上就會結果子,小沈第一個起來反駁我,大聲說道:“羅老師你又不是魔法師!”我只是笑笑,告訴他們,時間是最好的魔法師,我們拭目以待。那段時間他們一下子像充滿了氣的氣球一樣,恨不得馬上騰空而起。期中考試結束后,在公布成績的前一天晚上,我把一顆顆水果糖隱蔽地貼在了他們已達成的目標卡上。第二天早讀課,欣語先發現了每天在身后注視著他們的目標樹似乎有些不同,她叫了一聲,“真的結果啦!”孩子們一圈圈蜂擁而上,圍繞著我們的小樹,都迫不及待看看自己的目標是否結了果,歡呼雀躍間,我一口咬定自己不知道糖果怎么爬到了樹上。后來,小楊悄悄告訴我,說:“羅老師,其實我們都知道是你悄悄貼在上面的。”我們誰也沒有說破,童心是比野心更難得的夢想,我才發現原來不僅是我在保護他們的童心,在我的背后孩子們也在保護著我。這次之后,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更加高漲了,吃飯的時候還要拿著語文書邊吃邊看,還美名其曰:“有了語文書的加持食堂的飯菜更香了。”當然這樣的行為被我嚴厲打擊了。結果晚飯后的玩耍時間,他們又拿著語文作業在操場上趴著寫,義正言辭地說:“先寫完作業晚自習羅老師可以講更多的知識。”被他們感動的同時,我也告訴他們,玩耍也是一種學習,學習有時候更多需要的是一種不刻意的感受,去觀察去體驗更加重要。這個事又讓我靈機一動,于是我們有了班級的“知識小百科”,這一節課表現好的同學可以提問語文以外的問題,“為什么白天還能看到月亮?”“鐵為什么會在泥土中消失不見?”“樹的年輪稀疏代表著什么?”無時無刻我都不在回答他們提出的數不勝數的問題,原來我還能兼任一個科學老師。但也很慶幸,他們的課外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又得到了豐富,同時反饋于語文的學習上。班上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強,我常常調侃自己是0301班語文學習傳銷頭目。

        后來這個“傳銷組織”有了正式的名字——“菠蘿隊”。一開始成立只是為了方便我和導生溝通,可我發現班上孩子們看著我的導生擁有著獨創的“菠蘿”勛章,總流露出歆羨不已的眼神時,我開始改變策略,這個隊伍應該壯大起來,于是我設置了隊員等級,總共有三個等級,不同的等級有不同的勛章,只要主動學習,成績進步就可以獲得資格進入團隊,除此以外,我想“菠蘿隊”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符號,就像可愛的“旺仔”一樣,所以在取得進步時,他們可以擁有的獎品全部圍繞著菠蘿展開,例如:菠蘿筆、菠蘿發卡、菠蘿書簽、菠蘿鑰匙扣、菠蘿發圈......只要帶上勛章,他們臉上總是一臉自豪。很多時候,不管是預習復習,聽寫寫作,不需要我提醒,他們總是主動地學習著語文。我們之間也有我們的小秘密,學期結束時,我讓他們每個人用小紙條寫了希望下學期我能做的事和他們的小心愿,有的寫了希望羅老師再多布置作業,有了寫了希望羅老師可以減肥,有的寫了希望羅老師能夠注意休息,有的寫了希望羅老師一直陪伴他們到六年級……

        如今這個菠蘿隊也已經迎來了第四期的成員,我們依舊在一起,我們依舊熱愛語文。

        很多年來,關于語文課應該是什么樣子,老師們、家長們一直在尋找、探索、討論和實踐。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一直被作為方法、作為技術、作為工具,仿佛學習語文最終的目標,便是高考作文的分數。但我想,語文原本不止如此,以漢語言為母語的中華民族,語文學習的功能,更為重要的——它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底色。我想要把小孩當小孩,在人格上尊重他們,在言談時傾聽他們,在交往時欣賞他們,把他們當成和自己平等的大人那樣來對待。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教師僅僅教給學生知識嗎?其他學科可能是,但語文絕不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無法送你到對岸,只能送給你一葉小舟;我無法送你到山頂,只能指給你上山之路;我無法送給你智慧,只能教你獲取的方法。

        返回
        日韩不卡视频在线观看_99久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久久_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自线在线_亚洲中文日韩视频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柚木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久 | 日韩在线一区精品视频漫画 |